重庆时时彩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学院简介
重庆时时彩 是在 1958 年建立的哲学系基础上于1995 年组建而成,迄今已有 60 余年办学历史,是哲学、社会学、社会保障学、心理学的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教师88 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 33 人、讲师 14 人。
以高清海、舒炜光、邹化政、车文博、乌恩溥等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代学人和以孙正聿、孙利天、邴正、田毅鹏、张盾、姚大志、贺来、王天成、张金荣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学人,已成为学界最有影响的学术群体之一。白刚、王庆丰、曲红梅、田冠浩、袁立国、贾玉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学人也已成为当今学界中坚力量。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重庆时时彩 打造了“为人治学,其道一也”的核心理念,积淀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和治学风格,具体可以概括为四种精神:为人治学一致的高尚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
学院与国内外一流大学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主办的高水平国内和国际学术活动在学界有着深远影响。学院为学生提供众多交流访学的机会与平台,多次选派学生赴国内外名校交流访学,拓宽了学术视野,取得了突出成果,加强了学术交流,增进了友谊。
刘丹岩、高清海、舒炜光、车文博、邹化政、乌恩溥、孙正聿、孙利天、邴正等先生
一、启智润心,传承红色基因
(一)人才培养理念
学院作为哲学、社会学、社会保障学、心理学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以国家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正聿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教师团队“三大法宝”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青年学子一道跟随大先生,追求和传播真善美!
(二)人才培养方法
1.理论铸魂,厚植理想信念之基
通过“先生讲堂”,邀请孙正聿、孙利天等知名学者领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承“红色血脉”,在红色理论“三联动”宣讲中做真善美的学习传播者;锻造“举旗工程”,以“青马工程”“M·M学研会”为支点,深化“青”字号品牌建设。
2.学思育人,深扎科研求索之根
讲好“开学第一课”,以孙正聿这位大先生的境界和风范引导青年学生做好导读第一章;建立“一带一”导师机制,以青年导师携手青年学子领读科研无字书;发扬思辨传统,发挥学院30年辩论社品牌价值,启迪学问正新篇。
3.实践淬炼,练就担当奋斗之本
不辞山海:以校际、校地联动开展西部、基层志愿服务,报效祖国所需。聚燃星火:以志愿服务全覆盖育人模式,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挺膺乡村:组建“北辰”社会实践团,聚焦乡村帮扶、凝聚青年之志。
(三)人才培养成效
学院连续三年获评吉林大学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团委,培养出吉林大学十佳班级、十佳大学生、最美女大学生、全国“青马工程”学员等多个先进班集体和优秀个人。学院直属社团智搏辩论社被评为吉林大学五星社团,学院辩论队七夺吉林大学先锋论坛大学生辩论赛冠军。
学生工作,异彩纷呈
二、心有大我,争做时代大先生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在孙正聿教授的带领下,于2022年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
(一)立足科研:以国家级科研成果推进当代中国哲学研究
团队始终坚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引领哲学观念变革,在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念创新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团队标志性成果
团队有6部著作入选标志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百篇,11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6项成果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二)专心教学: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团队始终践行“课程思政”,坚持“三全育人”,在教育理念、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到“有理讲理、以理服人”,为国家培养哲学拔尖创新人才。
团队带领的哲学专业被评为首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团队建设的“哲学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5项,孙正聿教授被评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三)铸魂育人: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引领国家级人才队伍建设
团队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用理论铸魂育人”。充分发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正聿教授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教师成长和团队建设。
孙正聿教授是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杰出教学奖”获得者,并于2022年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央电视台播出专题片《立德树人·孙正聿》,展现了孙正聿教授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优良的师德师风。在孙正聿教授的引领下,团队有11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荣获“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证书
大先生引领人才成长
(四)服务社会:以优秀理论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时代化大众化
团队致力于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理论普及成果,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成员为中宣部、中纪委、统战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央党校等做专题讲座100余场;团队出版的理论普及读物《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掌握“看家本领”》等获评“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4项、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孙正聿、孙利天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三、乐教爱生,优化拔尖育人新体系
(一)坚守基础研究
1.注重理念设计。在哲学的根基处变革和从哲学的根基处培养“上得去”的学术研究性哲学拔尖人才。以国家级教学团队所承担的国家级重大项目为依托,形成《哲学通论》(修订版)等具有前沿性和权威性的系列教材,开设《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座》等课程传承吉大哲学学术传统。
2.探索多重路径。实施经典阅读、学术写作、自主课程等五类导师工作坊;创办“学生学术教育提升工程”等活动;在已有刊物《求索》基础上创办《爱智求真》;以哲学拔尖学生自主课题推进独立学术研究。
(二)创新培养模式
1.实行全程导师制。实行“导师制(学术导师)+班主任制(学业导师)+辅导员制(思政导师)”。其中,导师(组)负责学生培养的学术提升和价值引领。学生自主选择责任导师,开展学术研究和训练。
2.实行弹性学分制。秉承全面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适度压缩必修学分。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实现从“限制学分制”到“自由学分制”变革。
3.实行国际化培养。开展暑期学校、论坛、讲座等多种国际交流形式。与牛津大学、罗格斯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交流项目;引进6门海外优质课程,开设德语和古希腊语课程。
4.实行多维系统学术训练。注重学术经验讲座、学术经典导读、学术文本批评、学术论文指导、学术研讨互动的维度系统学术训练与提升。
(三)初显育人成效
1.成功设置特色课程与项目制学术研究。哲学基础学科拔尖班目前已设置20门特色课程,通过创新性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理论兴趣。
2.实现国际化哲学课程互通。开展“吉林大学-罗格斯大学哲学学术项目”,目前已经举办两期暑期学校,共开设28场关于哲学不同领域的讲座、4个关于学术英语和文化的工作坊。
3.打造“朋辈引领”哲学拔尖共同体。拔尖基地与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举办“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哲学拔尖2.0两校论坛”,促进两校“拔尖计划2.0”哲学学科共同体内部的思想交流、学科融通。
4.优秀学生案例呈现。哲学拔尖班多名同学荣获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哲学拔尖2.0两校论坛一等奖、首届全国哲学拔尖2.0本科生联合论坛二等奖,林乐萱的自主课题成果被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接收并受邀参会。
2023、2024年哲学拔尖班赴罗格斯大学交流
哲学拔尖班学生参加全国哲学拔尖2.0本科生联合论坛暨近三届清华大学水木哲学学堂论坛及获奖情况
拔尖班林乐萱同学论文“The Limit of Epistemological Reflection on Wang Bi's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被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学生会议接收。
四、勤学笃行,不断生产标志性成果
学院持续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致力于探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体系的优化,通过不断的改革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改革成果。在提升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建设了一批示范性、标杆性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配置以及科研转化教学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课程 |
奖项 |
负责人 |
《“用理论铸魂育人”的思政教育实践与创新》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吉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孙正聿 |
《哲学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的“学科育人”机制研究》 |
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吉林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曲红梅 |
《打造全要素课程 打通教学供需转换壁垒——<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
吉林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贾玉娇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中国社会思想史》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白刚、田毅鹏 |
教学成果情况展示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1年以来,学院孙正聿教授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哲学通论》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吉林大学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特等奖;《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哲学系荣获吉林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吉林大学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特等奖 首届教材建设奖教材建设先进集体